{{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食安風暴席捲而來,但真的是現在才開始嗎?其實不是。自從工業化世代興起,外食族群佔比上升,食安事件就不在少數,有研究證據指出,1/4的腸躁症患者是在細菌性胃腸炎後才發生,長期處於食安危機的外食環境中,腸胃道的好菌及壞菌無法平衡之下,再加上壓力誘發腸腦軸線混亂,導致國人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盛行率居高不下。
台灣具高度盛行率,統計調查顯示,一般民眾盛行率約10-20%,而又為女性族群容易好發,且症狀也較明顯。而腸躁症為慢性及反覆性的不適,最主要的臨床症狀為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適感、腹脹、腹瀉或便秘,或兩者交替,合併其他身體症狀表現,如頭痛、睡眠障礙等,相較於其他病症則使用到更多醫療資源,且生活品質也較差。
《Dr.Liu醫學團隊居家常用款→好喝又不鬧肚子的飲料!》
目前腸躁症尚未有很明確的生化檢查數據來佐證診斷,主要以依據2006年初版羅馬準則 ROME III 的標準來診斷,其標準如下:
1. 反覆性腹痛或不適發生至少三個月以上,且一個月中至少有三天有症狀
2. 排便型態的改變
3. 排便頻率的改變
4. 排便後症狀改善
而非診斷準則,但可提供診斷參考的症狀有:
1. 便祕型(IBS-C):≧25%的糞便為硬便或塊狀,且<25%為軟便或水便。
2. 腹瀉型(IBS-D):≧25%的糞便為軟便或水便,且<25%為硬便或塊便。
3. 混合型(IBS-M):≧25%的糞便為硬便或塊狀或≧25%為軟便或水便。
4. 未分類型(IBS-U):不正常型態的糞便量不足,無法符合其他分類。
「腸躁症」是一種常見的腸道消化系統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嚴重程度將會帶來困擾。分享幾點導致腸躁症的原因,針對根本原因解決,才能使您在生活中有機會可改善:
1. 身體壓力:壓力感受度是主觀的,故因人而異,而當感到壓力大時,身體會有反應,同時也會反應在腸道表現。
2. 刺激性飲食: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腸躁症的症狀加劇,而每人對於食物的敏感度具有差異性,如,咖啡因、乳製品、人造甜味劑、味精、辛辣等等,都可能引起。
3. 賀爾蒙變化:特別是女性,在月經周期中,賀爾蒙的變化,也會對腸道造成影響,許多時候會反映在經前症候群(PMS)中。
4. 生活方式:生活中缺乏運動、睡眠不規則或多夢難睡、飲食不均衡或偏食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腸躁症的發生風險。
《Dr.Liu醫學團隊居家常用款→好喝又不鬧肚子的飲料!》
不同的慢性疾病,隨著與病共存時間長短,進而伴隨腸躁症的發生。
1. 胃食道逆流
2. 功能性消化不良
3. 纖維肌痛
4. 慢性疲勞症候群
5. 慢性骨盆腔疼痛
6. 顳頷關節疾病
7. 間質性膀胱炎
採用低「FODMAP」 (全名為Fermentable Oligo-, Di-,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飲食法,已被證實對於短或長期的腸躁症具有改善效果。其飲食縮寫各自的定義為:
F(Fermentable):可發酵的食物,且能被腸道細菌快速分解的。
O(Oligosaccharides):寡醣,如:果聚糖和寡半乳糖 (GOS),含有寡糖類食物有洋蔥、大蒜、韭菜、紅蔥頭、小麥、黃豆類等。
D(Disaccharides):雙醣,如:乳糖(lactose),含有乳糖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冰淇淋、奶油、卡士達等。
M(Monosaccharides):單醣,如:果糖(fructose),水果都有果糖,依據果糖量高的做舉例為蘋果、櫻桃、無花果、芒果、西瓜等。
A(And):以及,屬連接詞。
P(Polyols):多元醇,如:山梨醇(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木糖醇(xylitol)和麥芽糖醇(maltito),含有多元糖的食物有花椰菜、蘋果、李子等。
若需要了解更多可以進一步【諮詢客服營養師】。
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有二。
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乳製品、人工香精、香料、複雜調味等,容易造成腸躁症發生,藉由增加高纖蔬菜水果及全榖雜糧類攝取,並且保持規律的均衡飲食及日常作息,搭配適度運動,將會得到成效不小的改善。
腸躁症伴隨許多不同的症狀,如:便秘、腹瀉等,而依症狀給予藥物緩解,如:抗腸蠕動藥物(or止瀉藥)、減緩脹氣、抗憂鬱症藥物、腸道平滑鬆弛劑等,降低不同原因引起的腸躁症不適感。
《Dr.Liu醫學團隊居家常用款→好喝又不鬧肚子的飲料!》
檢視外食來源是否安全,及宅家烹調食物衛生、隔餐勿食、避免不當的儲存或加熱食物等。
腸躁症始因來自於「壓力」,調適不平衡將導所致,如:壓力、焦慮、抑鬱等,透過心理相關治療也能減緩症狀表現。
1. 益生菌 :可以維持腸道菌相的平衡,腸腦軸的健康可穩定心緒,減緩腸躁症的症狀。
2. 鳳梨酵素:是一種消化酶,有助於腸道消化食物,可緩解腸躁症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脹氣。
3. 魚油:豐富的omega-3 脂肪酸,具抗發炎及免疫調節作用,在身心科門診及中醫師也常推薦患者固定食用,改善緊張及憂鬱的狀態,降低腸躁症的發生。
透過芳療,可選擇果香或木質調性精油,嗅吸、擦拭於皮膚,有助於緩解緊張、壓力,降低腸躁症的發生。
在安靜的或大自然的空間,靜靜的坐著,有無盤腿皆可,專注在呼吸,吸吐之間有助於調節交感及副交感神經,使人穩定下來,也能降低壓力導致的腸躁症症狀。
藉由反覆暗示症狀的控制與自我的強化引導病患放鬆與控制腸道的蠕動。
《Dr.Liu醫學團隊居家常用款→好喝又不鬧肚子的飲料!》
「腸躁症」是一種影響全身性的疾病,像日常生活、睡眠、食慾、消化、關節疼痛、感受疲勞等,無一處舒適,導致龐大的醫療花費。
透過以上分享的改善關鍵方式,依循邏輯找出相對應解法,可大幅度降低腸躁症發生時的無助感,是不是很好呢?喜歡此篇文章的話,歡迎持續關注「旺萊健康站」,了解身體有夠讚!
參考資料
1. 花蓮慈濟醫院-腸躁症
2. 腸躁症自我檢查生活習慣
4. PMID: 24944467
5. 基層醫學第23卷第九期